张俊成:“读书会”引导有志学子传承冷门绝学

【人物简介】张俊成,易游·体育,易游(中国)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易游·体育,易游(中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2011年10月,我来到曲阜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古文字学、古文献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几年中我发现,因为古文字与古文献“枯燥乏味”,特别是甲骨文、金文更是晦涩难懂,影响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所以就想到了通过阅读分享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渠道,激发学生对古文字学习的兴趣。于是,2019年我发起成立了古文字与古文献读书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读书会注重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多发言、多交流,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素养,让学生能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不久前,读书会在线举行了一场关于“裘卫盉”铭文文字释读的研讨活动。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讨论了铭文所反映出的西周时期的人物、家族、官制以及土地流转等历史问题,非常热烈,大家反映收获也很大。这类研读活动自读书会成立以来,已举行了近七十次,期间的坚持与收获,回想起来让人很有成就感。

第一次读书会探讨交流场景

近四年来,读书会风雨无阻不间断,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加入进来,学院刘伟、韩锋、张亚宁,书法学院朱乐朋等老师都参与到读书会当中,对读书会的成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讨论的话题也由最初的文字释读、铭文理解,延伸到相关历史专业问题的讨论。让人倍感高兴和欣慰的是,读书会帮助同学们在互相分享和交流中获得了成长与进步,多位同学的学位论文选题就是在读书会的交流讨论中受到启发确定的,并且在读书会上讨论修改、完成了论文。“提升了兴趣,扩展了视野,沉淀了学养”,这是不少老师和同学对于参加读书会的评价,读书会多位同学考取了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无论是读书会上学术方面的交流还是读书会下生活方面的关切,都给师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日常交流探讨

线上交流探讨

2019级本科国学班张潇曰在大一下学期参加了读书会,阅读了很多古文字论著,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甲骨文研究和先秦史研究的学术前沿,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前沿知识的了解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为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2021级博士研究生甘传宝从硕士二年级便加入了读书会,硕士论文选题灵感便是来自读书会时的交流,在后续学术论文写作中,也运用了与古文字和古文献相关的知识。还有更多的同学通过读书会培养了对于“冷门绝学”的兴趣,从看似“枯燥乏味”的古文字与古文献中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和事业志向。

和毕业学子合影留念

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古文字学这门古老的学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逐渐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学术精神和重大学术价值的新学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与传承,开展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全面系统推动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这让读书会开展的活动更彰显出其时代价值,赋予我们传承和发展古文字中蕴含的辉煌文明这一时代使命。

小小读书会,承载大梦想。作为孔子家乡大学的一名教师,我将自觉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发出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站好三尺讲台,矢志立德树人,吸引一批又一批有志于投身古文字研究的青年学子,使得甲骨文、金文等“冷门绝学”有传承、有发展。

发布:曲阜师大新闻中心

终审:刘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