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动态
热点动态

    【校友风采】花开一路 相携你我——记我校文学院2003级校友梁翠丽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著名电影剧作家袁学强老师的工作室见到一本名为 《一路花开》的散文集,因为被书名吸引,和袁老师谈话之余,我随手翻看了这本书。我先拜读了“序”和“后记”,漫读之间感觉作序者和作者言谈中都一定程度地透露了该书的几许深度,便浏览了其中的一两篇正文。就是这泛泛的浏览,竟一下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没有想到,在这个浮躁的、许多人对读书不屑的物质时代,竟有这样一位思想深刻的作者,有这样一份直指人心的文字。
      今年春天,我见着了梁翠丽本人。眼前的梁女士,从外在形象看,同其他知识女性没有什么大不同———披肩的长发,秀气的面孔,宽边黑框眼镜后有一双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眼睛,一双明亮的、充满了自信和睿智神采的眼睛。
      梁翠丽是一位青年学者、国学教授,言谈间表现出知性、自信、坦诚、真挚和大气。梁教授和我谈读书,谈文学,谈哲学、谈禅理、谈人生,谈了许多。她说:“人生的过程就是用心触摸这个世界的过程。”———这是具有何等温润、清明之心的人才可以发出的感叹啊!她接着说:“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感受,体验到许多自然的美、真实的美,于是就想用文字来传情达意。然而,当你用文字尽力表达过后,会发现,你感受到的东西远比你笔下的文字表达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雄浑得多。所以,对比五彩斑斓的世界,文字是最浅层的东西。生命的体验、自然的美,再怎么奢华的语言也无法洞穿,更无法代表。”她对生命、生活的觉悟、感知和挚爱,让我想到了林清玄的一句话:“我完全懂了,那是来自心灵细腻的品味,有如百千明镜鉴像,光影相照,使我们看见了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
      在同一道风景里,相比于其他,少了一个“俗”字多了一个“真”字,人淡如菊,清丽如莲———这位女教授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和感觉。
      梁翠丽生于荣成海边一个小渔村,父亲曾是中学语文教师。梁翠丽自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读书之风熏陶。梁翠丽小时候,热爱古体诗词、钟情古典的父亲,教她学习背诵古诗词,给她讲《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书香门第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熏陶,让梁翠丽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并由此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父亲盼望的那样,梁翠丽高中毕业如愿以偿地考进了一所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大学时代的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她所钟爱的各类中外书籍。当时校园流行这样一句话:学校图书馆的书都被女生梁翠丽读遍了。关于这句话,我就这次采访的机会向她求证,她笑了笑,谦虚地说:“我只是读了那些我喜欢的书。”那个时候的梁翠丽,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这种刻苦求知态度,带给她的更大收获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体会感知这个社会,当然这也为她以后的教学、研究、写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营养。
      1990年,梁翠丽从师范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家乡荣成市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经历了一段平静的大学教师生活。2003年,梁翠丽考取了易游·体育,易游(中国)文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文学院院长单承彬教授,研究“古代小学教育”,重新开始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求学路。
      深层次、高难度的阅读,老师们勤勉好学、谨慎负责的学术精神,深深感染了她,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因而,她沉下那颗因浮躁而飞扬的心,重新做起了小学生。
      当然,在读研究生过程中,梁翠丽经历了许多艰辛和不易。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其毕业论文《古代蒙学教育 》被评为学院当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后,她重新回到了荣成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
      梁翠丽,从一个学生,到一个教师,再到一个教授。一边是知识、技能的与日俱增,一边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思想认识的逐步提高甚至超卓。
      她行走大地,用自然界的万千色彩、姿仪、声音,诱发自己感觉的灵敏,将体验写进“读城记”“读山水记”“读风景记”的系列篇章中。
      她遍防圣贤,用真隐者出世入世的智慧、姿态、思想,丰富自己心境的含蕴,将憬悟融入立意高远关乎灵魂的思想追问。
      就是这样,梁翠丽以温润的心触摸世界,以感恩的心体验生命,用哲学升华思想,以禅理笃定心念,饱蘸激情,以纯粹的文学理念为自己思想的落脚点,写下了大量散文随笔和专门学术论著,并被注目。2010年,梁翠丽的散文集 《一路花开》出版,中国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王剑冰给予很高评价,并欣然作序。同年,因其在国学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评为该年度“中国十大国学创新应用策划专家”。
      2011年。梁翠丽的散文 《海那边还是海》,被《2011年中国精短经典美文》选中,同年度入选《时文选粹》杂志,全国发行。
      2013年,两年一度的威海文学艺术奖第三届评奖揭晓,梁翠丽的散文集《一路花开》荣获三等奖。
      《一路花开》一经面世,读者便争相阅读。梁翠丽的散文世界是个风光旖旎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里就像一片清雅芬芳的大地,异彩纷呈,韵味盎然。不管是诗风词韵、山水情怀、流年细语、岁月沉香,还是委婉与昂扬、莞尔与沉思、理性与诗意、禅意与哲理……所有这些,无不被她一颗真挚而热烈的心,铺排得见性见情,见仁见智,让人领受精神之旅思想盛宴。人生憬悟是作者作品最倾心的表达。如《低调》。作者在“年岁递增,岁月的老卤将风烟荡尽,剩下越来越多的纯粹”的时候,“慢慢品出低调的味道来”,感喟:“低调是一种质的考验。能够低调下来的人或物,都有一颗耐得住寂寞,且安于平静的心。”作者论低调不是直接说教而是用形象表达。让 “低调”升华,让读者从中对“低调”得到了最感性的认识,跟着作者一起理解“山长水远,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可以低下头来,粗茶淡饭也充满喜悦。一颗心,少了凛然,便多了留白。”在《龙门石窟》“凝视着雨中那些斑驳的塑像,我内心涌出无限酸楚。那充满安静祥和清朗的眼神,那饱经世事更迭人世沧桑却仍旧包容有加的面庞,一下击溃了自己千锤百炼的城堡,触动了内心最敏感最柔弱的神经,坍塌的眼泪顷刻间雄踞了我整个身心,涌起无比的悲悯和吝惜。”亲近自然,纵情山水。读城、读乡村、读风景。生命个体对万千山水风物深刻体验解读。
      自省、自问是梁翠丽散文的另一特点。她说,“无论光阴怎样流转,无论季节怎样变换,岁月依旧,人也依旧,能够自由地行走在天地间,该是一份难得的福分了。”梁翠丽,是一个学识渊博、思想深刻、品位高雅的人,但她又是个低调的人。“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 背 影 ”———我想,马德的这句话,给相携你我,花开一路的梁翠丽最合适。

      (文:殷汝金  来源: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琪)